$Alt$
首页>知识中心>内容列表
语言多态性与因特网辅助翻译
作者:张景祥(济南大学 济南市 250002)
摘 要 计算机辅助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工作者习以为常的事情,当计算机发展到了网络时代,它对翻译的辅助作用就变得更加显著。本文从语言的多态性出发,将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和欣赏性借助于因特网做了量化标准和多态性标准的研究,突破了翻译标准长期以来的定性研究和求一性研究。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翻译 语言多态性 学科渗透 搜索引擎

Abstract  Translators have been accustomed to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With the coming of network era , computers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assisting translating. From a point of view of language polymorph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reach a quantitative criterion and polymorphic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including fidelity ,
readability and elegance ,and thus breaks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studies and uniqueness studies of translation criteria ,which last a long period.
Key words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  polymorphism of language  interdisciplinary penetration  search engine

  1  引 言

  计算机涉足语言翻译主要有两大领域:11机器翻译,21 机器辅助翻译。广义来说,机器既然能够翻译,必然也可以辅助翻译。但就其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而言,机器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料库、语言结构分析、语义分析和目的语言生成等,属于研究如何模拟或取代人的人工智能语言学领域。本文则主要研究事情的另一方面,即如何借助于计算机这个工具更好地发挥人类智能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工作者习以为常的事情,如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Word 不仅有拼写检查,还能对语法提供一定程度的检查与建议。不过这都属于形式语言材料工具,知识性辅助功能不强。许渊冲教授在《中国翻译》上发表了“新世纪的新译论”[1 ] ,立刻引起了强烈的争鸣。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翻译界讨论的翻译标准历来拘泥于“信达雅”式的定性研究之中,而少有科学的定量研究。本文以笔者借助于因特网从事翻译的实践,对因特网辅助翻译的语言特点、技术策略与翻译标准,进行量化理论探讨,突破翻译标准长期以来以定性研究为主的框框,提出了可以操作的量化标准。

  2  译文的多态性

  严复缘何感叹“译事三难:信、达、雅”? 皆因语言的多态性:对应于同一事物,语言具有多种表达的形式,存在不唯一性。同一事物,不同的民族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民族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词汇来表达,不同的作者与译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虽然从本质上讲,世界统一于物质性,但从现象上看,大千世界却是缤纷万象的。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思想,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形成不同的作品和原文;反映到译者那里,同一个作品,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译文。它是一个树形结构,对于译文来说,原文是唯一的,原文的某一译文是原文若干分支的一支;原文又是上一支干的一个分支。整体是一个多态链。

  当人们只看到唯一的原文而寻求信达雅皆备的译文时,便会产生迷惑。既然译文是多样化的,难免见仁见智。因此,求译文至善至美的方程是没有精确唯一解的,惟有另辟蹊径。这就是本文提出的概率统计解。同时,译者不能割断这个多态链来从事翻译,仅仅把原文和多个译文从整棵大树上砍下来。“翻译处理的是两种语言以及两种语言背后的两大片文化”[2 ] 。

  语言的多态性必然导致译文的多态性。具体分析,造成译文多态性的因素主要有:世界多民族文化的多语言性、同一语言的多种表达性、不同作者的多文化性、不同译者的多文化性、作为载体的语言所承载内容的广泛性等。

  3  语言的从众性和时尚性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翻译时,语言文字的表达要符合大众的习惯,即所谓的语言从众性,只有译者的译文符合这种语言表达的从众性,译文才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才能“达”。

  那么,翻译者坐在家里,他如何来把握这个约定俗成呢? 中国历来重视知识的积累,而疏于培养找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博闻强识成了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背古文、背唐诗、背宋词积淀了汉语文化,促成了高度的汉语言约定俗成。但约定俗成的尺度却隐含进了译者的知识、学者的脑袋、专家的语感等个人化或定性化的尺度。然而因特网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定量分析某一语言材料约定俗成的程度。

  我们知道, 《易经》书名的翻译有许多种不同的约定俗成,在国外使用最多的一种应该是最受外国人接受的,也是最达的。为这个小事,会有人跑到全世界调查吗? 过去肯定不行,只能求助于见过世面的专家学者。而现在我们可通过因特网搜索引擎Google 的检索[3 ] ,知道它们各自约定俗成的定量关系是:

  例1  《易经》英文书名统计

  11I Ching        131 ,000 条  

  21The Book of Change   1 ,020 条  

  31The Book of Changes 5 ,480 条  

  41Yi J ing     12 ,100 条  

  显然以第一种译文使用得最为广泛。虽然对中国人来说,这个译名不如第四个拼音译名来得直接,但我们却要接受这个约定,正像孔子要译Confucius 而不能译成Kongzi 一样。

  约定俗成是有时尚性的。已有的约定俗成可能被新的约定俗成所代替;某些人群中的约定俗成到另外的人群中可能不再被接受。传统翻译使用的工具是词典一类的工具书,像陆谷孙《英汉大辞典》、吴光华《汉英大辞典》这些工具书短时间内是不会更新的,可是语言却具有时间性、更新性、当代性、时尚性, 是动态的。

  “Internet”一词已经普及得不能再普及了,而上述大型工具书对其是无能为力的,更无法从中了解由“互联网”到“因特网”的变迁。翻译的时尚性也体现在《Gone With The Wind》书名的翻译。就其文学性而言,“飘”无疑是一个语言与意境俱佳的译名,但就其内涵与通俗性而言,“乱世佳人”却略胜一筹,后者尤其存在于年轻人之中。翻译的时尚性会受到社会或科技因素的影响, 过去我国的主席一职通译为Chair2man ,现在似流行President ,大抵与国际接轨也是一种时尚吧。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2sure) 关于语言的共时( synchronic) 和历时( di2achronic) 性大体也是这个意思。

  于是问题来了:翻译如何随俗? 可行的唯有因特网。在下面例2 中,仅仅由三个英文单词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术语PKI 的翻译,搜索引擎上便可检索到上百种不同的译文;BBS上也发表有关PKI 译名的讨论。这对翻译者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参考。

  例2  “Public Key Inf rast ructure”的译文1. Public :“公开、公、公共、公用”等;2. Key :“密钥、密码、金钥、钥、钥匙、密码匙”等;3. Inf rast ructure :“基础设施、基础框架、基础结构、基础建设、基础架构、结构、体系、体系结构、体制”等。

  几百种译文筛选出: (1)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较为普及) 、(2) 公匙基建(香港用语) 、(3) 公开金钥基础架构(台湾用语) 。

  4  语言内容的多学科性

  对于翻译者来说,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是庞大的。译者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即使是粗浅的了解也不现实。解决多学科性问题的方法是“Trial-and- Error”方法,该方法是先试探性地给出一个译文,然后根据检索结果和新得到的背景知识,坚持或修正最初的译文,见例3 。通过因特网的统计可知,Double Helix 要比Dou2ble Spiral 更为国际通用。

  例3  “DNA 双螺旋结构”的译文1st Step :DNA double spiral st ructure2nd Step :检索结果→新背景知识→DoubleHelix3rd Step :修正→再检索→确定“DNA Dou2ble Helix”过去遇到外国人名及其作品的翻译时,往往十分犯愁。愁就愁在译者往往无法从作者处搞到外文原文,却又不能像翻译中国人名那样用拼音音译,中国人的作品名翻译成外文还可以“首创”,但外文的作品译成中文后再回译成外文却必须找原文了。对于这种需要“翻来覆去”的译文,即使找遍各大图书馆也未必有效。

  像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和欧几里德《几何原本》这样的名著可以通过《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查到,但对只在某一专业出名的人物就不好办。例4 给出了某一画家及其作品的翻译技巧,此例中还可以看出因特网多媒体技术对翻译的辅助作用。

  例4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中的保罗·德而沃作品《公众之声》”的译文(含睡姿维纳斯图)1st Step :直接查找“保罗·德而沃”没外文名2nd Step : 试查Belgium Royal Gallery →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 s of Belgium3rd Step :从上面的结果中进一步试查Paul→Paul Delvaux4th Step :作品图比较(睡姿维纳斯) →正确→The Public Voice (公众之声)5th Step :反查中文网站→其他译名: 德尔奥、德尔沃、德尔佛等并有外文名从上述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借助因特网和“Trial-and- Error”方法得到的译文是地道的、经得起专业读者过目的。

  5  语言的多文化性

  西方文字的相似性以及地理位置上交流的便利,使得西方作家往往通晓几种文字,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常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其作品中出现其他语言是很常见、很自然的,见例5 中的1和2 。要求一个译者掌握多种外语是不容易的,除了与他人合作外,还可以通过网上机器翻译来理解这些“插入语”。由于西方语言语法较规则,其机器互译的质量总的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本文的参考文献给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免费网上联机机器翻译网站[4 —6 ] 。除了地理方面多语言外,还有历史上的因素,所谓的死语言:古拉丁语、古希腊语等,如例5 中的3 ,相应的工具见参考文献[7 ] 。

  例5  名著中使用外语与古语

  11 夏洛特·勃朗特《简·爱》英语名著使用法语:C’est ma gouvernante ? Mais oui Certaine2ment . (第十一章)21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俄语名著频繁使用法语31 培根《论说文集·论父母与子女》英语名著使用拉丁语:Optimum elige , suave et facile illud facietconsuetude.多文化这个多态链除了造成同一作品涉及多语种,还造就了语言文化的多态性,它对作品主题的烘托作用往往要译者来体现出来,参见例6 。良好的翻译是建立在对多文化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而原文往往并不提供这文化背景知识,需要译者自己去查阅。过去它一直是对译者的多文化素质的一个考验。这些内容不是任何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百科全书所能够解决的,必须依赖于动态的、海量内容的新式百科全书,这就是因特网。

  例6  名著涉及典故、道具等多民族文化11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涉及希腊神话:Satyrs , Pan , Syrinx , Lotis , Priapus. ( 第十章)21 小仲马《茶花女》涉及各国物品:

  巴西玫瑰木,法国布尔细工,法国塞弗尔瓷器,中国瓷器,德国撒克逊蓝小雕像(第一章)

  6  译文的多态性

  语言多态性是造成译文多态性的内在根源,而译者思维的多态性是形成译文多态性的直接原因,读者对译文认同的多态性是维持译文多态性的价值因素。

  许渊冲汉诗英译的确颇有造诣,但也并非人人苟同;许主张“翻译是再创作,再创作要从心所欲不逾矩”[8 ] , 则有“忠实是译者的天职”[ 9 ] ; 许提出竞赛论[1 ] ,则有“和谁赛, 赛什么”[10 ] 。这不意味着翻译标准的丧失,而恰恰是中国翻译界充满活力的表现。因特网开放系统的概念正好给我们带来一些翻译理论的新思路。

  首先, “信”或曰“忠实”或曰“准确性”是多态的。因特网是个开放系统,正式出版了的译文上面有,非正式出版的一家之言的译文上面也有。这里没有新闻出版局的审查,也没有责任编辑的定夺,只有读者的取舍。对于不同的国际交流背景,信可以是多态性的,也就是说,当外国人对中国古代诗词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满足译文的可读性、欣赏性是第一位的,不妨像许先生提出的“从心所欲”。这里举因特网上《易经》译文的一个例子,颇能说明问题。面对不同的外国读者,搞一些简译本、改译本、创译本,都可以说是某种信,有对文字的信,有对思想的信,有对文化的信。

  例7  《易经》译例11J ames Legge 译文[11 ] : 加入大量的衔接语,虽非严格信,但有较好的可读性2. J im Finnis 译文[12 ] :像是小学生的逐字拼音注释本,不过用英语注释罢了其次, “达”或曰“可读性”也是多态的。将一种文化产生的文字翻译成另一种文化的文字必然存在着某种近似和变异。事实上,即使同一个英文词,在不同的英语文化里也会存在某种语义差异。汉语里“国”译成英文有许多可选词,但选择哪一个都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关系,战国七雄各国的“国”和三国演义的“国”,该译成Kingdom 还是State ? 根据统计结果,三国几乎清一色译成The Three Kingdoms ,而秦国则以State 为主,使用Kingdom 的也有相当数量。可见对战国时期“国”而言,Kingdom 或State 都是一种“达”的近似,这与美国之State 和英国之Kingdom 又有语义上的很大差别。

  例8  检索秦国译文得到11 The State of Qin :545 条Qin State :368 条21 The Kingdom of Qin :101 条Qin Kingdom :158 条再次, “雅”或曰“欣赏性”还是多态的。欣赏是多角度的,颇有点青菜萝卜各有所好的味道。但西方人酷爱数理之术,在似乎很难用数量来研究美与雅的东西中,却搞出了01618 黄金分割率以及幻数(Magic Number) 之类的数学标准。至于文字的美与雅,邱吉尔的一句名言“Broadly speaking , the short words are thebest ,and the old words best of all”,似乎可以给译文一种定量的标准,参见例9 。虽然字少的译文未必好,但好的译文必定凝练,这可谓是雅的一种数量表示。

  例9  阿瑟·黑利《烈药》11 原文:“It’s so. . . ”“so unfair ?”21 艾平等译:“这么着就??”“觉得不公平?”(9 字)31 粟旺等译:“这真是太??”“太不公平?”(8 字)41 笔者:“这太??”“太不公平?”(6 字)最后,因特网可以辅助翻译,翻译也丰富了因特网文化。语言多态性的基本要求是创新。

  我国“山西”和“陕西”的汉语拼音都是“Shanx2i”,使用汉语拼音直接拼写这两个地名,就会造成混乱,国家规定将陕西拼成“Shaanxi”就是一种创新。还有“泉城济南”的翻译,如果没有“春城昆明”,将之译成“Spring City”也未尝不可,但既有昆明,济南这个泉城就宜译成“City ofSprings”,使用复数避免“春天”之义,同时也符合“七十二泉”的美称。

  7  结 论

  11 计算机发展到了网络时代,它对语言翻译的辅助作用会越来越大。

  21 约定俗成可以通过因特网来量化表示。

  31 因特网是解决语言多学科性的有利工具。

  41 译文多态性是翻译的基本属性,它是由语言的多态性所决定的。

  51 在某些情况下,译文在因特网上的接受程度可以看作是译文质量的定量标准。

  8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1 新世纪的新译论1 中国翻译,2000 (3) ,2~6
2  王克非1 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1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
(4) ,47~50
3  搜索引擎,网址http :/ / www. google. com
4  常用语种网上机译,网址http :/ / www. freetranslation. com
5  常用语种网上机译,网址http :/ / www. systransoft . com
6  小语种网上机译,网址http :/ / www. poltran. com
7  古语言网上机译,网址http :/ / www. quicklatin. com
8  许渊冲1 文学翻译: 等值还是再创1 中国教育报,
200118130
9  宋学智1 忠实是译者的天职1 中国翻译,2000 (6) ,49~53
10  江枫1“新世纪的新译论”点评1 中国翻译,2001 (3) ,21~
26
11  《易经》译文,网址http :/ / www. sacred- texts. com/ ich/ in2
dex. html
12  《易经》译文, 网址http :/ / www. pale. org/ ching/ index.
html
(时间:2009-12-6 21:06:30)
  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韩语翻译  德语翻译
  法语翻译  俄语翻译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意大利语  马来西亚语
  泰语  越南语
  柬埔寨语  葡萄牙语
  老挝语  缅甸语
  丹麦语  芬兰语
  瑞典语  爱沙尼亚语
更多>>  
  广告翻译  证件翻译
  服装翻译  电子翻译
  计算机翻译  建筑翻译
  机械翻译  化工翻译
  法律翻译  金融翻译
  航空翻译  医药翻译
  纺织翻译  石油翻译
  工商管理翻译  农业翻译
  生物翻译  文献翻译
  经济翻译  教育翻译
更多>>  
 重庆翻译公司| 上海翻译公司| 天津翻译公司| 北京翻译公司| 武汉翻译公司| 成都翻译公司| 西安翻译公司| 沈阳翻译公司| 南京翻译公司| 广州翻译公司| 昆明翻译公司
 贵州翻译公司| 广西翻译公司| 西藏翻译公司| 新疆翻译公司| 济南翻译公司| 青岛翻译公司| 青海翻译公司| 银川翻译公司| 长春翻译公司| 太原翻译公司| 长沙翻译公司
 大连翻译公司|
sentrybox.gif 版权所有copyright.gif重庆译风翻译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重庆翻译公司IT部 wa50019901500372.gif

渝ICP备08100405号 电话:023-67716530/18983436021 Email:yifont@qq.com